成都兩大珍世活體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xì)v經(jīng)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勞作,為人類奉獻(xiàn),一個灌溉著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一個灌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就像成都典型的農(nóng)耕文明——水井坊的前店后坊一樣,都江堰的水以及水滋養(yǎng)出來的糧食,釀造出千年醇香的酒。如是,我們可以這樣形容,都江堰是成都農(nóng)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則成為成都農(nóng)耕文明的前店。
漢代古井在成都市區(qū)范圍內(nèi)數(shù)量眾多,它們就像草垛布滿田野一樣布滿壯麗的漢代成都城郭。正是這些潛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獨特的魅力與氣質(zhì)。
就像一個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樣,血脈的盡頭便是一個人真正的根脈所在。水井街酒坊遺址所揭露的遺跡、遺物現(xiàn)象,為我們展示了一幅中國傳統(tǒng)白酒釀造工藝演進(jìn)歷程的生動畫卷。
章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委員,四川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著有《窄門》《成渝口水仗》《造山運(yùn)動造出一個天府之國》等近十部人文地理承隨筆集。主編有“成都魂書系”,參與主編有“文化天府書系”等。長篇紀(jì)實文學(xué)《天下客家》(合著)獲成都市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
第一章 都江堰與水井坊對視千年
都江堰的設(shè)計原理形同一座酒坊
二王廟只是古蜀人治水的一個文化標(biāo)志
李冰的偉大之處,在于他一直把自己當(dāng)成一塊“臥鐵”
都江堰之“道”的偶然與必然
都江堰上溯的岷江源起……
“八代都郫”遷治成都的漫長歷程
一座城池的“水元素”
第二章 遍地水井釀出千年一坊
李冰的“二江”改變了這座城市的人文走向
繞膝成都的“二江”,自唐代開始就已經(jīng)很寬很深了
“二江”似一位哲學(xué)大師,見證著朝代更迭,潮起潮落
漢代水井,承接著千年使命
深不見底的成都水井
閱盡似水流年,成都古橋由此浪漫開來
在歷代文人眼里,萬里橋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橋
在馬可·波羅的眼里,萬里橋就是一個繁華的商肆
第三章 天府之國如禮器一樣傳承的酒器
酒器就是中華文明禮儀之邦的載體
當(dāng)陶器抵達(dá)彼岸時,青銅器已經(jīng)在路上了……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酒器,袒示了“以酒曰禮”的酒文化
青銅酒器逐漸成為封建等級制度的標(biāo)志物
水井坊遺址的牛眼杯,道出了蜀都特有的酒風(fēng)酒韻
第四章 千年老窯吐出的芳香
時空隧道里,窖池與“面店”的因果關(guān)系
水井坊遺址的古窯群,見證成都釀酒技藝軌跡
當(dāng)“造酒鼻祖”進(jìn)入“雞與蛋”的怪圈
古蜀時酒已悄無聲息地融匯到政治、禮儀生活中
“以酒為醴”的“禮樂”時代悄然降臨
作為一種精神產(chǎn)物,人們對酒的崇拜不壓于對神的崇拜
第五章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品牌效應(yīng)
到古琴臺去感受風(fēng)花雪月的意境……
在這里,杜甫寫下“酒肆人間市,琴臺日暮云”
娛樂和酒,給了成都放縱的理由……
另一位“大儒”寫下流芳千古的《酒箴》
好酒墊底,成都“名人榜”幾成“文人榜”
有了酒和茶,成都這座城市才有了精氣神
第六章 漢畫像磚見證成都人獨有的豐厚
漢代成都,為我們提供了理想的生活標(biāo)本
數(shù)千年前的漢代,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三千年前的成都,就是一個鮮活的釀酒博物館……
畫像磚濃縮出一幅幅佐證天府之國妙蔓的圖畫
農(nóng)耕文明的偉大,糧食不再作為基礎(chǔ)生活品之后的文明路程……
漢代始,成都便成就了“天府糧倉”美譽(yù)。
第七章 兩個“陜西人”在成都的愛恨情仇
乾隆年間,一位“安分營生”的陜西人走上了蜀道
水井街的魄力成就了水井坊后來的實力
又一位“陜西人”讓成都刻骨銘心……
“張屠夫”走了……留下虎狼遍地!
開明九世拉開了成都開國君王的帷幕……
劉備之后,輪流坐莊稱王“你方未唱罷我亦登臺”
“前蜀”“后蜀”粉墨登場……
兩個“陜西人”背后的“五次大移民”帷幕
第八章 全興燒坊傳承的悠遠(yuǎn)與綿長……
“中國白酒第一坊”慢慢浮出水面
從“薛濤酒”到“福昇全”輝煌歷程
窖池里釀出妙不可言的“活體文物”
一部“水譜”孕育出風(fēng)骨無限
這里像秘室一樣掩映著中華文明輝煌的一角
“高腳大酒杯”延續(xù)的文化命門
把歷史和未來嵌入老成都的DNA
第九章 成都酒吧與成都茶館的永恒對話
“酒吧”和“茶館”熏陶下的“成都速度”
成都應(yīng)該有這樣一個別稱——“中國茶都”
成都是個大酒吧,酒吧是個小成都
古老酒吧里走出的“仙”字輩豪杰
試問古今文壇,誰把酒問青天
美酒成都堪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