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知名攝影家林強真情講述十余年與麻風病患者的交往和故事,揭開四川涼山州麻風村被世人遺忘的一角。隨書附贈作者簽名麻風村精美攝影照片
這是一本文字不多卻有豐厚內(nèi)涵和震撼力的非虛構文學作品。作者林強既是國內(nèi)知名的攝影家,也是四川省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過去的十多年里,林強曾無數(shù)次走進四川西部的大涼山進行攝影采風,幫助山區(qū)學校建設(他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烏依鄉(xiāng)阿布洛哈村為學齡兒童建成了林川小學),也因此得以結識了本書的主人公——普格縣的麻風病康復者錢智昌,并與他成為知己而幫扶他。錢智昌十二歲被發(fā)現(xiàn)身患麻風病,為了不傳染別人,他選擇進入大山深處與世隔絕獨自生活,后來得到國家救治來到麻風病人聚居區(qū)麻風村,靠著自己的努力種地生活,還幫助了不少身邊的人們。特別在十多年前他與林強結識后,更是對他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現(xiàn)代世界的窗口,錢智昌不畏病痛不棄希望,自尊而又堅強的一生,彰顯出高貴的品質(zhì),實現(xiàn)夢想的智慧,完美地體現(xiàn)了當前扶貧攻堅工程中倡導的“扶貧扶志”方向。本書中的敘述因其真實而令人動容、發(fā)人深省。作者寫道:“現(xiàn)在那批麻風病人已經(jīng)邁入了老年,有些已經(jīng)過世了,再過二三十年,他們都將走過生命的終點,而“麻風病”這三個字也將從這片大陸上慢慢地消失,也許那時候沒有人記得這批麻風病人,甚至沒有人記得世上還有“麻風病”這一惡魔??汕∏∈沁@批麻風病人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圍墻,用他們的愛為我們開辟了一片健康的土地。他們自愿走入深山老林,割舍掉親人,拒絕愛人,拖著殘肢頑強地活著。當他們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當麻風病隨著老一輩人的記憶消散時,我還是想給后來的人留下一點認知?!边@簡單的初衷便是作者創(chuàng)作本書的目的,讓更多的中國人能知道這一片被世界遺忘卻又堅守愛與善念的村莊,不忘那些自立堅強的麻風病人為國人的幸福健康所做出的悲壯的犧牲。
林強,1954年生,漢族。下過鄉(xiāng),當過兵,做過運動員、宣傳干事及教育工作。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兼任四川師范大學、成都體育學院、解放軍二炮工程大學客座教授。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寫作、攝影,曾出版過《走進大自然》《碩果》《在那遙遠的地方》《海螺溝》《兩個人的村莊》《代課老師》《貢嘎日噢》等書、畫冊和劇本。曾獲“中國第七屆攝影金像獎”;2007年被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lián)授予“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2009年被授予“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家”稱號;《在那遙遠的地方》被評為“首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yōu)秀民族圖書”;編創(chuàng)的電影《貢嘎日噢》2016年在美國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jié)上獲“優(yōu)秀故事片獎”。2007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紀實攝影展;2014年在韓國首爾舉辦個人攝影展并出版畫冊。作品被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
編輯推薦
★本書作為一本紀實文學,具有素材真實、感情真摯、攝影圖片震撼、思考深入等特點,向讀者展示了祖國西部這塊廣袤土地上人們的生活和扶貧路上的問題,展示了黨和政府在扶貧攻堅事業(yè)上表現(xiàn)出的決心,展示了麻風病人這一特殊群體在殘酷的命運面前表現(xiàn)出的堅韌,這一切都是生命本身賦予人的力量,絕不放棄的力量。
★作者林強是國內(nèi)知名攝影家,也是四川省資深的教育工作者。曾獲“中國第七屆攝影金像獎”;2007年被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lián)授予“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2009年被授予“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家”稱號;《在那遙遠的地方》被評為“首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yōu)秀民族圖書”;編創(chuàng)的電影《貢嘎日噢》2016年在美國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jié)上獲“優(yōu)秀故事片獎”。2007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紀實攝影展。
★當前,在黨中央精準扶貧、2020年實現(xiàn)全面脫貧和小康的目標下,大涼山地區(qū)的扶貧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類似四川涼山州阿布洛哈村、森科洛村的貧困問題、貧困原因、未來出路非常需要引起社會關注,也具有被關注的重要價值。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批麻風病人為了家里人、村里人甚至陌生人離開家,獨自前往山林中生活,主動隔絕了人世。而今,他們已年邁,他們已步入人生的最后時期,他們已喪失了勞動能力,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也許這本書可以讓你認識一點關于麻風病人的現(xiàn)實。
★隨書附贈作者簽名麻風村精美攝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