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則臣
出版日期:2018.6
開本:32
字數:200千
ISBN:978-7-5411-4952-8
頁數:320
裝訂:精裝
定價:49.80
這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作者是著名70后作家徐則臣。本書講述的是身為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物的故事。通過對不同小人物的塑造,講述他們的經歷,呈現出不同的人生境遇與選擇。如其中這篇《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小說主角從最開始的宅男,到最后離家越遠越感到安寧,婚姻的不幸改變了他的性格,使他喜歡上了一直在路上的感覺。人生無本質,它是由一件件事情所塑造的,所謂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乃是他們各自經歷這些種種不一樣的事情。其所遭遇與世事變遷,都將使讀者在徐則臣“講故事”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感思。小說的筆觸將寫實與荒誕交錯,主題突出,人物形象塑造有力,對所描寫的人及事都作細部的刻畫,使讀者有很強的感受度,是難得的佳作。
徐則臣,1978年生于江蘇東海,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供職于人民文學雜志社,江蘇省作協簽約作家。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過中關村》《青云谷童話》等。曾獲馮牧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莊重文文學獎,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2015年度中國青年領袖”。《如果大雪封門》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同名短篇小說集《如果大雪封門》獲CCTV“2016中國好書”獎。長篇小說《耶路撒冷》被評為“《亞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小說”第一名,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第六屆香港“紅樓夢獎”決審團獎、首屆騰訊書院文學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德、英、日、韓、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種語言。
編輯推薦
★近年文壇矚目的70后作家徐則臣的中篇小說集的代表作。徐則臣被認為是中國“70后作家的光榮”(《大家》),他的小說則被認為“標示出了一個人在青年時代可能達到的靈魂眼界”(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詞)。
★他的小說敘事,與以往的底層敘事不同。他所塑造的主人公大都心存善念,只是情隨事遷而不得不苦中作樂,無奈與現實的張力在他的敘述中表現得極為充分。
★他的小說,不僅寫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安,也同時寫出了靈魂的無處安放。徐則臣的小說有種近距離的藝術感,以及對思考世界的縱深感。
★閱讀徐則臣的小說,是一次對生命的再思考,是一次對人生的再理解。
名家推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
徐則臣已然是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他的小說自由而自然,卻能穿過紛擾的現象,敲打生活的要害。駁雜、飽滿、有內斂的力道。他總能貼著生活的邊緣走,開掘出一條彎曲卻執(zhí)拗的屬于自己的路徑。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zhàn)軍:
出現徐則臣,在今日中國文學寫作的語境里是一個值得心中暗喜的信息,它從學院傳出來,意味著中國文學被忽視甚至部分地或者說曾經斷裂的學院寫作的傳統(tǒng)有了新的生機。
評論家李敬澤:
徐則臣的寫作,已經充分顯露了一個優(yōu)秀小說家的能力和氣象:他對充滿差異的生活世界具有寬闊的認識能力,對這個時代的人心有貼切的體察;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具有充分精神和藝術準備的小說家,他對小說藝術懷有一種根植于傳統(tǒng)的正派和大氣的理解,這使他的小說具有樸茂、雅正的藝術品格。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詞:
徐則臣的寫作敏銳、正直、寬闊。他的小說,正視人類經驗的復雜,體認卑微人生的艱難,也珍視個人成長史上的創(chuàng)傷記憶對自我的影響和塑造。